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心灵港湾 > 智慧家长
智慧家长
父母的情绪价值,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转载:钱志亮工作室)
日期:2023-09-14 14:59:59浏览:507 次

父母的情绪价值,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这几年,“情绪价值”一词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

在交往中,人们越来越看重情绪价值,来判断所处的某段关系是否是愉悦的、健康的。

什么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一词原本源于经济学领域,放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为关系中的另一半提供情感和情绪支撑,帮助对方表达、处理情绪,从而让对方的内心得到疗愈。

无论在哪一种关系里,人们渴望找一个能接得住自己情绪的人,当自己也能真诚地为对方提供情感支持时,有来有往的互相搀扶,关系就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正如心理学家林赛·吉布森曾说:“两个人的关系是靠由情感亲密产生的愉悦感来维持的,只有在有人愿意花时间来聆听你的感受并尝试理解你的时候,你才会有这样的愉悦感。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体会不到那种愉悦感,那么这样的感情不会长久。在情感上对彼此做出适当的回应是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要素。”

情绪价值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年轻的父母会发现,如今的孩子与我们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他们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丰富,内心似乎比我们小时候更孤独。

他们对“自我”的关注、对“自我需求”的关注,是以往任何一个年代无法比拟的。

如今的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要学会读懂孩子情绪,关注与聆听孩子的声音, 才能走进他的心。

在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里,藏着孩子需要的爱与安全感。

PART 01.

给予孩子情绪价值

是很多父母一种稀缺的能力

想想过去我们是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呢?

曾经收到一位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的留言:

考研成绩刚刚公布不久,他的成绩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找工作也是磕磕碰碰,十分不顺利,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焦虑忐忑的时刻。

当他对父亲诉说这种焦虑时,得到的回应是:

“我当年就让你别学这个专业,你偏偏不听。”

我们那会比你们现在要难多了。”

你们这一代人,经不起事,太脆弱了。”

父亲的一番话,反而让他更有压力了。

这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表露情绪时的常见反应,类似的话语还有“你看,我说什么来着”“你就是不长记性”“这有什么可难过的”“这都是小事”……

比起安慰情绪, 家长更多的是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情绪,有时会通过嘲讽让孩子“长记性”,有时会借由孩子的失败来输出教育道理。

 

这就是缺乏情绪价值的父母表现之一:在孩子情绪崩溃时,轻易地指责、打击孩子。

除此之外的表现还有:

◆ 他们对孩子说的话题不感兴趣;

◆ 他们很难共情孩子的情绪;

◆ 他们认为孩子的感受不重要。

◆ 最严重的,他们还会轻易地放大自己的沮丧并传递给孩子。

比如时常唉声叹气,抱怨生活不顺、抱怨工作不爽、抱怨家庭不幸福,一边拼命付出,一边甩着脸色给家人看,不自觉地成为“低气压中心”。

父母本身就无法排解消极情绪,自然也无法向孩子提供正向的能量。

孩子在父母的态度之中,得不到理解与安抚,亲子之间也就无法建立起情绪上真正的亲密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下班回到家对伴侣说:“今天上班真的好累。”

对方说:“你闲惯了”“你的工作是很轻松的”“你有点脆弱”,相信你当下的感受,也是无比委屈和难过。

孩子的童年,如果父母都无法提供情感支持,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他可能再也不愿对大人吐露心声。

PART 02.

孩子渴望的“情绪价值”

本质是对“爱与接纳”的渴求

日本喜剧界泰斗岛田洋七在《佐贺的超级阿嫲》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

小主人公昭广,体育很好,是运动场上的小英雄,可惜文化课成绩一直平平。

有一天,他捧着十分惨淡的成绩单回到了家,他愧疚地对外婆说:“阿嬷,全是一分、二分,对不起。”

可是外婆却说:“成绩单上只要不是0就好了。1分2分的,加在一起就有5分啦!”

昭广问:“不同科目的成绩也能加在一起吗?”

外婆表情认真、果断地说:“人生就是总和力。”

昭广当时还不完全理解外婆的意思,但外婆乐观的人生态度,巧妙地化解了昭广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阿嬷就是这样一位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的家长。

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的父母:

◆ 他们往往善于回应孩子;

◆ 他们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是被理解的;

◆ 他们能调节愤怒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 他们对孩子充满了包容、关注、支持和安抚。

 

 

这样的家长,不仅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也能有效疏导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倾诉痛苦的感受时,无论造成这种感受的源头是什么,他们都会试着放下评判,看到孩子的痛苦,帮他排解情绪。

孩子长大之后,面对痛苦情绪的能力会更强,也能更加乐观地看待各种负面情绪。

我曾听一位年轻朋友说起这样一件小事:

她读大学时,一位室友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一直令她羡慕。

室友从小就与父母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一家三口经常聚在一起聊生活、聊未来,室友也几乎会对父母坦诚所有心事。

室友曾经对她说:“我特别喜欢和爸爸妈妈讲话。小时候,无论我感觉有多糟,他们都会接住我。”

这位室友后来也成了她最要好的朋友。

她发现,室友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的倾听、共情和接纳,也被很好地运用到了生活之中。

人们对“情绪价值”的渴求,本质是对“爱与接纳”的渴求。

沐浴在父母爱与理解的孩子,他们更容易习得这种爱的方式,成长中以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人,这种情感的流动,会就会促使孩子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PART 03.

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父母

情绪价值高,是情绪成熟的一种表现。

我们今天说,父母要懂得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不如说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父母。

虽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1.稳定的情绪。

当你本身已经成为一个情绪黑洞时,你就没有更多、更积极的能量去爱你的孩子。

爱人先爱己,在亲子关系里也同样适用。

为孩子提供情绪支持的前提,是父母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生活中的常态,我们要学着与它好好相处,接受它、正视它,并想办法排解它,如运动、看书、出门散心、购物等等。

做出实际的行动,才能破除生活烦恼的魔咒。

正如《积极情绪的力量》一书中所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

2.为孩子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

情绪只能被理解,无法被压制。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孩子很害怕打雷,他听到雷声,第一时间跑到妈妈的怀里。

第一种回应:“哎呀,这有什么好怕的呀,我真没见过你这样胆小的孩子。”

这是压制。

第二种回应:“你害怕打雷的声音吗?放心,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呢!”

这是理解。

 

 

前者的回应,让孩子感觉到,害怕是一种很可耻的情绪体验,他可能下一次不再跑过来找妈妈,恐惧的情绪从未消失,只是被孩子藏起来了。

长大后,他们可能会越来越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

后者的回应,让孩子知道了,妈妈懂我的感受,他没有遭到指责,反而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接纳。

这种安全感会让他渐渐地平静下来,过一会,大人再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孩子的理性也会慢慢回归。

这就是一种稳定的情感支持,没有特定的模式和话术,重要的是父母能否接住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让孩子知道:你是来支持他,而非评判他的。

你可以抱着孩子,拍拍他的背,让他的情绪“飞”一会;也可以坐在他旁边,什么都不做,陪他默默地哭;你还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你很委屈,想哭就哭吧,我会陪着你。

孩子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安全的容器来容纳那些感受,这个角色,早期只能由父母来扮演。

你能时刻稳稳地托住孩子的情绪,你就能拥有美好的亲子关系。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964号

龙漕中学 Copyright @ SHANG HAI LONG CAO MIDDLE SCHOOL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漕路269号 电话:6483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