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心灵港湾 > 智慧家长
智慧家长
这样批评孩子,真的会影响他一生的底气和信心
日期:2023-04-06 10:16:56浏览:507 次

这样批评孩子,真的会影响他一生的底气和信心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当孩子犯了错误,批评就成了父母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的批评常常无法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批评而记恨父母,认为家长太苛刻;

有的孩子完全不把批评放在心上,他们只是计划着下次犯错如何不被父母发现;

还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批评声中,低下了头,觉得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坏小孩。

我们必须承认,大人的很多批评不仅没有被孩子听进去,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让孩子建立了错误的自我认知。

尤其以下这几种批评,真的会影响孩子生活的底气和信心。


PART 01.

有的批评,只是为了发泄情绪

当孩子犯错、闯祸后,我们最容易涌起来的情绪是愤怒。

愤怒源自对孩子的失望,对自己教育的失望,甚至是源自生活的烦躁。

父母的愤怒很快会导致大吼大叫,注意力几乎全在发泄情绪上,将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

比如看到孩子乱糟糟的房间,家长怒气冲冲地吼道: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你总是不听!我一边上班,一边还要伺候你!

说完,板着脸替孩子整理和打扫。

这类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

面对这种批评,不同性格气质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表现得害怕、胆怯;有的置若罔闻;有的也开始表达愤怒.......

但最后的结果几乎是同一种:对减少他们类似的错误行为并没有什么效果。

更可怕的是,对一些敏感的孩子来说,这种情绪化的批评,简直是一种灾难。

有位年轻的朋友,他的父亲对他一直很严厉,每次他做错一点小事,父亲的吼骂声连邻里邻居都能听见。

在父亲阴晴不定的情绪之下,他学会了看人脸色,对身边人情绪也特别敏感,自卑,也在童年埋下了种子。

《当怒火伤害你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家庭中累积的愤怒对孩子青春期的几乎每个重要时期都有影响。愤怒会投下长长的阴影,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而且会损伤孩子的情商和社会性。

情绪化批评,讲不了道理,也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亲近之心。

它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但它会渐渐毁掉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爱。


PART 02.

有的批评,夹杂着太多负面标签

批评孩子,父母容易陷入的第二个误区:无法将行为和孩子本人分开。
孩子学习不好,大人说:你不是读书的料!而不是说:你下的功夫不够。
孩子不打招呼,大人说:这么胆小,你真没用!而不是说:你还没准备好。
孩子撒谎,大人说:你这个撒谎精!而不是说:撒谎是不好的行为!

花的时间不够撒谎精撒谎的行为没用准备不足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果你说孩子愚蠢、懒惰、肥胖、粗心大意等,就相当于给他们归了类,孩子们会想:就算我努力也没用,我就是这样的孩子。

他们觉得今后怎么做都于事无补,内心甚至会不断加深对这些标签的印象,阻止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如果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孩子还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和修正,比如批评孩子学习时说:你下的功夫不够,潜台词是:认真会有回报。

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做的事情不对。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也会生出改正错误、克服失败的勇气。

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而不是任性、放纵地指责孩子的人格和品质。

在批评的艺术里,尽量避免以偏概全的过度概括化结论,即使是有很多行为问题的孩子,也要让他们看到可以变好的希望。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


PART 03.

有的批评,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与场合

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注重时间和场合。

古人说,教育孩子有七不责: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欢庆不责、悲忧不责、 疾病不责。

对众不责来说,我见过很多家长,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孩子让自己不满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教训一顿再说。
如果旁人好言相劝,他们就会说:

“小孩子嘛,不打不骂记不住!”

“小孩子要什么面子!”

其实,自尊不是大人才会有的东西,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是很敏感的,即使是很小的孩子。

大庭广众下被批评的孩子,第一反应是逃避这个丢脸的情境,即使你说得再有道理,孩子也听不见。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报道,一个孩子因为在学校犯了点错,老师把孩子父亲叫到学校,这位父亲很气愤,当着办公室所有老师的面,一边骂,一边给了孩子一巴掌。

到了晚上,孩子迟迟没回家,家人连夜出去找,才发现孩子已经自杀了。

这个被打的沉默孩子选择了这种极端方式,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玻璃心、扛不住事,而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羞耻和难堪击垮了他。

无论是在亲戚面前、大街上、餐厅还是在学校……人前教子都要慎重。


PART 04.

有的批评,过多地关注错误,而忽略了关键问题——纠正

曾看过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小女孩劝诫父母要这样批评孩子:
你看人家动画里的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不骂孩子、不打孩子,只是批评他,让他改正,他们不就好好改了,而你们就啊啊啊地喊,谁听你们的啊?

小女孩一本正经地讲道理逗乐了很多人,也反映了很多孩子的心声,他们希望父母在批评教育的时候,能放低声音好好说话,重点放在纠正错误上,而不是反复强调做错的事情。

想起一位妈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儿不小心打碎了她最爱的一瓶香水,她赶到时,孩子正紧张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看到妈妈走过来,她的眼睛里噙满了眼泪,小心翼翼地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妈妈不要生气。接着哇哇大哭。

这样提心吊胆的孩子,在犯错的一瞬间,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这时候,不再需要父母将这个偶然发生的错误单独拎出来,批评孩子。

我们只需告诫孩子以后如何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并表现出我们对他以后的信任,给予孩子们鼓励,他们的错误反而会因此得到改善。

孩子可以批评,但比批评更有意义的,是教孩子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不需要刺耳的批评声。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收养了几个孤儿,有一天,妻子让家中的小女儿带着失明的姐姐出去散步。

不知为何,小女儿独自回来了,将失明的姐姐一个人丢在了外面。
爸爸妈妈知道后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小女儿做了一个实验:用毛巾蒙住小女儿的眼睛,让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

小女儿感受到了失明者的不便,从此以后,对姐姐的体谅多了几分。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选择了一种十分温和的方式唤醒了孩子。

小孩子犯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要大人足够平静,足够客观,孩子的就会将注意力放在反思上。

怕就怕父母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有的大人有时候会用一个错误去定义孩子的一生,比如三岁看老,比如你这么小就这么坏,长大还得了,类似的表达都是父母在逃避教育的责任,最后刺激孩子继续甚至强化他们的不当行为。

这种简单粗暴、不耐烦的态度永远不会让孩子进入倾听与学习的模式。


PART 05.

有的批评,充满了冷暴力

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意识到错误,选择了一种近乎冷漠的方式。

我在地铁上曾看到一个小朋友,惹了妈妈生气,哭着喊妈妈抱!妈妈不停地推开孩子,用充满着拒绝和冷漠的语气地说:你一个人在这里吧,我不管你了!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很常见,孩子调皮,妈妈带着隔离和拒绝的情绪去批评孩子:你别抱着我!知道你自己错了吗!

父母希望用不理孩子的方式,逼孩子就范

对孩子而言,最令自己感到难过和害怕的批评,不是打骂,而是父母的不接纳。

虽然,这种方式似乎可以让孩子乖乖臣服,但并不能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反而让孩子觉得,犯了错,父母不再喜欢自己。

相比吼叫,这种行为带来的伤害更隐秘,也更难消除,甚至会影响着孩子成年后与他人的关系。

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我无条件接受你,我不接受的只是你的行为。

每个孩子犯错后,都希望父母一如既往地爱自己。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哪里做错了,以及如何弥补犯下的错误,并不是单纯地让父母发泄情绪。

批评的原则,是在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进行的,少了这个原则,批评就没有意义。

对孩子的批评有的放矢,孩子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批评带来的最好的结果。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964号

龙漕中学 Copyright @ SHANG HAI LONG CAO MIDDLE SCHOOL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漕路269号 电话:64838797